



中医认为
甲流属“外感病”,为“疫病”范畴
其病机为
疫戾之邪经口鼻犯肺
正邪交争致肺气壅滞
气机升降失常,痰热互结
若素体气虚或失治
则邪陷营血,变生危候。
发病进程
初期正邪相争剧烈,表现为恶寒发热;
中期邪盛正衰,主要表现为高烧不退;
后期邪去正虚,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常出现体虚多汗等。





中医防治小妙招
1.饮食调理
针对怕冷鼻塞:取生姜3片、红枣5颗、红糖1勺,加水煮10分钟制成红糖姜枣茶,趁热饮用后,盖上被子适当发汗。
针对发热咽痛:用雪梨1个、百合10克,加少许冰糖,炖煮30分钟做成雪梨百合羹,有助于清肺润燥。
针对乏力多汗:将黄芪10克、山药50克与大米一同煮粥,即黄芪山药粥,可补气养阴。
2.穴位按摩
散寒退热:揉按大椎穴(颈后凸骨下方),每次5分钟,每日2次。
缓解咽痛:用拇指掐按合谷穴(虎口处),力度以酸胀为度,每次20下。
3.温通经络
温经散寒:隔姜灸神阙穴(肚脐),生姜切片扎孔,上置艾炷,每次3壮。
补肺清热:艾灸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每次15分钟,每周3次。
4.生活调适
注意保暖:戴围巾护住大椎穴,穿长袜暖脚踝,避免风邪从颈、足入侵。
保证睡眠:尽早入睡,睡前可用艾叶、花椒煮水泡脚15分钟,驱寒助眠。

图文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