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助产学专业成为我校新增本科(备案)专业之一。
专业介绍

助产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分娩和产褥全过程,传播正确助产服务理念和传授助产实践技能的学科。助产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临床专业类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专业,是适应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紧缺专业。增设助产学专业是“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学校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结合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规划进行的一次重要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我校助产学专业立足内蒙古,服务基层,主要培养能在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或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围生期护理以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助产专门人才。
助产学专业设置在学校的护理学院。学院目前已形成临床护理、社区和老年护理、护理人文和教育三个较为稳定的学科方向。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护理学专业;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重点科研实验室—护理研究与健康管理中心,1个校级思政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护理学院拥有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社区护理学教学团队、护理学基础教学团队)。国家级学会任职16人次,省级学会任职30人次。护理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7人。
教学科研成果
护理学院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以爱之名—换个角度看医学》、《护理与文学艺术》及《妇产科护理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精品课程6门、思政示范课程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8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自治区级课题31项,校级课题57项。累计参与编写各级教材50余部,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学生培养
1.培养目标
以国家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适应我国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助产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助产实践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或妇幼保健机构从事助产和妇幼保健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主要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助产学、护理学及人文社会科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护理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助产专业导论、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遗传与优生、助产学、儿童护理学、妇幼保健与护理、助产综合技能实训、成人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研究、医学文献与检索、护理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
助产学专业毕业生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和助产士资格证,可从事临床助产、围生期护理、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管理及服务等工作,也可攻读研究生。就业领域较广泛,主要有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医学院校等。
稿件来源:护理学院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