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校园的小径
踏着惊蛰的步履
春风吹拂,大地开始微微颤动
万物在这个独特的节气里
都展现着生机勃勃的活力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三候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气象变化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伴随着气温大幅回升,春天的势力范围也随之明显扩大。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入春进度区别较大,在惊蛰期间,春季版图明显北扩,从湖北中部、江西北部扩展到河南北部、陕西南部一线,至此,南方大部步入春天。北方大部虽然还处在冬季,但也会温暖许多。

农事活动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状态。“春雷响 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春天悄然而至
万物复苏的时刻
听春雷轰鸣,看桃花初绽
听黄鹂啼鸣,闻草木芬芳
生命是美好的
春天是带着希望的
我们要像大自然一样充满活力
伴着四季蓬勃的开始
赋予青春鲜活的生命力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