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医药临床常见病诊疗的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及职业素养,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针灸推拿学应用型高质量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一)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
2.热爱中医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以预防疾病、驱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
3.掌握医学伦理学原理,尊重生命,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4.具备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等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5.具有自我完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6.遵守职业道德,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针灸经典著作的理论知识,熟悉中医、针灸推拿各主要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了解中医、针灸推拿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4.掌握中医药、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掌握必要的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医疗实践及临床应用研究;
7.熟悉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
8.熟悉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9.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知识;
10.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11.了解必要的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知识。
(三)能力目标
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中医学思维和方法全面、系统、正确的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2.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别和初步处理的能力;
4.具有阅读中医、针灸推拿古典医籍、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5.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的能力;
6.具有初步的针灸推拿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7.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8.基本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四)身体素质目标
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适应承担艰苦工作的要求,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生物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总论。
四、修业年限
五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一)必修课学时与学分

(二)选修课学时与学分
选修课程体系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选修课修满12学分,公共选修课修满12学分。
(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

六、教学安排
(一)军事训练
新生入学后集中3周进行军事训练。通过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二)入学教育及安全教育
新生入学后开展的大学生涯第一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新生入学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和基本要求,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尽快融入学校,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三)社会实践
安排在寒暑假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采取学校组织和学生自愿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调查、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
(四)毕业教育
对毕业生在毕业前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五)毕业实习
共48周,在第9、10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主要在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中医临床科室轮转,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能。同时安排西医内科、急诊科、西医外科、心电图室、放射科实习,培养学生内、外科常见病的诊疗技能以及急、重症的急救技能。
(六)中医基本技能医院见习
安排在第5学期第19周,在yl23455永利官网教学医院、中医实验中心开展。
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一)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按学分制管理办法执行,考核方式分考试、考查两种。考试、考查可根据课程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考核。每学期考试门数6门左右。
(二)中医基础与经典理论综合考试
第5学期期末学校组织“中医基础与经典理论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经络学、腧穴学,1学分。
(三)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水平测试
第8学期学校组织统一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开展的“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水平测试”,考试包括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笔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1学分。
(四)出科考试
为保证毕业实习质量,中医学院于毕业实习期间组织开展毕业实习出科考试2次,主要考核学生面对患者的基本诊疗操作技能及病历分析、书写能力。出科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考试。
(五)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经典理论综合笔试;第二部分为分站式临床技能考核。毕业考核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
(六)学位授予
学生按教学计划规定,完成全部修读课程,达到规定的262学分(必修课程18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2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54学分),毕业考试合格,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获得第二课堂相应学分,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按照《yl23455永利官网学分制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稿件来源:中医学院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