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的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全国300多家单位参与,96个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涉及14个民族医药科研成果,49部作品获得学术著作奖,涉及18个民族医药科研作品。其中,我校那生桑教授主持的“斑蝥、大黄、红石膏、手掌参、小白蒿等5种蒙药材的炮制规范化研究”获得科学技术一等奖,包纳日斯教授主持的“蒙药伊赫汤对NAFLD的作用机制研究”获得科学技术二等奖,包勒朝鲁副教授主持的“蒙药含汞制剂孟根乌苏-18味的安全性评价”获得科学技术三等奖;布仁达来教授主编的《苏荣扎布临床经验集》和包纳日斯教授主编的《蒙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分别获得学术著作二等奖。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14年设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2017年设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此次科技奖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专家库中遴选专家评审,包括挖掘整理、临床疗效、药物研究、开发和创新等评奖内容,奖励周期为2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