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成为高频词,回顾过去一年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从“潜龙二号”首潜成功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中国科技创新可谓上天入地、硕果累累。网民们用“高铁速度”发展中国科技的评论刷屏社交网络,国际社会也对中国科技发展予以高度评价。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日前史无前例的以封面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国内外同行指出,这是继合成原核生物染色体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
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入选知名学术期刊《自然》评选的年度国际重大科学事件中,实际上从研发到发射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的研发投入在2009年、2013年已经分别赶上日本和欧洲,并有望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中国政府在基础科学上的投入资金已从2005年的19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101亿美元。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已迎头赶上,像人工智能、无人机和互联网技术。中国正努力呈现历史辉煌,在科技创新上“重回世界之巅”。
在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何时能够到来。有专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在科技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是最有希望引领科学技术突破的国家之一。(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新闻网《海外舆论称中国正努力重回世界科技之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