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是自治区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奖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学校的建设发展需要。
2023年1月,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通知》(内教高函〔2023〕1号),我校推荐至自治区教育厅的11项教学成果全部获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为进一步发挥教学成果奖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对获奖成果进行系列推送。本期,我们将向读者展示由我校薛明明教授主持完成的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时代重构高等医药院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一、成果简介
本项研究成果是在现有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并发挥主导作用的背景下,不断强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打破现有内部质量保障的固有模式,逐步树立变被动为主动的质量保障观念,建立具有内生动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更加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高标准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专业目标,为国家、社会不断输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结合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促进医教协同,进一步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等医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新模式,为国内高等医药院校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典型范例与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依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建立了新时代下的“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同时,高校也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不断涌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以外部保障即评估、认证为主,高校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内部质量保障往往形式单一,以检查督导为主,缺乏主动性与内在动力。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落实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认证)反馈意见,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整体实力。
针对评估(认证)意见,认真梳理现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制定整改方案并逐步实施。
(二)以创新为主线,夯实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功能,加强特色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1.夯实教育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础。建立了相对的独立质量保障部门,持续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建立高效的质量保障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
2.全方位明晰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建立协同育人体系。
3.构建全面立体的学校教育教学自评体系。创新性开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自评及专业自评,注重自评结果的运用。
(三)以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为依据,多措并举,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保障提升体系。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在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中凸显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融合”教育教学体系,健全“思政+医学”的思政教育格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不同课程育人效果。
(二)创新性地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自我评估。该成果实践创新性地通过数据统计,与国内、自治区内同类院校做横向对比,与本校近三年填报数据作纵向对比,以此来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很好地运用了数据结果,发挥了填报数据的指导作用。
(三)创新性地开展学校专业综合自我评估。在大多数高校中,接受国家教育部专业认证的专业仅占少数,其余专业缺少专业建设的质量监督。该教学成果,首次制定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制专业自评数据平台,与国内同类专业布点进行数据对比,完成专业自评。在明确专业建设现状的同时促进了学院对专业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学院的办学主体意识和质量意识。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整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针对yl23455永利官网分别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护理学专业认证、中医学专业认证的反馈意见,学校系统梳理了现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做出整改对策。
(二)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重构
1.理顺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调整职能部门职责,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闭环管理的良性循环。
2.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涵盖育人标准、专业培养标准、课程建设标准等的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3.全面立体的教育教学自评体系逐步建立,学校本科教学整体水平自评、专业自评互相支撑。
4.特色制度的强化建设与实施,奖励制度与问责制度从不同角度维护质量保障体系运行。
5.针对高等医学教育特点的质量保障措施逐步推广。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三段式”考核改革等措施的推行,成为具有鲜明医学教育特色的教学同质化实践。
该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的突出特色是首次提出院校专业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专业综合评估理念,研制具有专业特色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自评标准,创新性的建立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同时结合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特点,进一步促进医教协同,研究探索创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等医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新模式。
稿件来源:教务处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