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大寒 共赴温暖
山河至寒 深冬岁晚
时光向暖 百事从欢
今日大寒
以冬之落幕
作春之序曲
温一壶岁月的酒
静待春的轮回
大寒迎腊味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
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


“食糯”
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纵饮”
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除尘”
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尾牙祭”
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等。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数九”
大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数九”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从冬至算起的),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
时光流转 四季更替
年年冬日有尽时
在大寒 万物看似萧条
实则在规律的运作中
潜藏着内敛笃定的气韵
和悄然萌发的生机
盼新年 等春归
让我们一起守住岁月
静待花开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