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我校“红心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赴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走访、学习交流、志愿支教等方式,努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在实践活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共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非遗文化为载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达茂旗非遗手工艺一条街,参观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实践队员们亲手体验面塑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捏制了一个个“小石榴”,用指尖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感受“那达慕”魅力,共叙民族团结情。实践团前往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即将举办第34届那达慕大会的会场,观看了开幕式节目彩排,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队员们走进达茂旗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旧址,重温革命先烈的历史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发扬革命先辈们脚踏实地、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革命纪念碑下,全体团员重温了入团誓词。随后,参观了达茂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干部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生动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达茂旗朵兰戈尔社区是有着汉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11个民族的多民族社区,为了提升社区居民讲普通话的能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达茂旗百灵庙镇朵兰戈尔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推广普通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宣讲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居民和医务人员们详细讲解了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讲好普通话。增强了居民对普通话基础知识的了解,为推进社区发展,助力社区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了青春力量。



发挥医学生优势以医学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学有所用,是反馈亦是成长,实践团队来到达茂旗百灵庙镇艾不盖街社区,充分发挥医学生优势,以“应急救护培训”“中医急救方法”等科普内容,为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居民开展科普讲座。随后,实践团向艾不盖街社区捐赠了220余册图书。这些图书涵盖多门类,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极大地丰富了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资源。最后,同学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社区各功能活动室,充分感受到了各族群众共建家园、共创和谐的生动实践。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凝心聚力共成长”交流会
实践团队员们在交流会上谈感悟,共研讨。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友爱互助。带动身边同学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勇担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重任。


“红心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活动使实践团成员迈进基层、走进乡村,以青年力行,将民族团结“有形”呈现;用青听青说,将民族团结“有感”宣传;践青春担当,将民族团结“有效”推广。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感受时代脉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接续磨练青春,彰显青春本色。
稿件来源:团委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