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yl23455永利官网三所直属附属医院提前部署,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强化举措,紧密配合,扎实做好医院各项工作。
附属医院:多学科联动 展现综合实力
2月7日上午,附属医院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一名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颌面外伤、胸部贯通伤的患者由山西河曲县送至附属医院就诊,患者生命垂危。急诊科外科医师张慧文立即上报总值班、医务部及医院领导。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海平高度重视并赴现场指挥,医务部迅速反应,一支由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口腔科、儿科呼吸组、ICU、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专家团队火速集结,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后,开启绿色通道为患者实施手术。

麻醉科医师于建设、解雅英、王果艳迅速进行手术室调度,外科各专业紧急协商手术方案,麻醉医师都义日为患者实施麻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崔晓波行气管切开建立气道并成功置入双腔气管导管。胸外科医师郭占林根据临时全科疑难病例术前讨论意见,快速制定了救治方案及流程。医师扎那顺巴雅尔、王宇飞,心外科医师王坚为助手,手术室护师徐丹丹、王雅韬配合手术。摆体位、消毒、取出异物,反复确认、逐个排查、认真观察变化,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下,胸腔清创修补完成,检查无出血,肺复张良好,胸壁清创修补完成。下午,患者侧气管导管吸出少量鲜血,儿科呼吸组医师王继春和多红英对气管及其分支进行了纤支镜检测,医师赵诚带队,医师苏尼特、周兴安、敏杰配合开始口腔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孙娟更换气管切开套组。最终,历时近13小时的急救“接力赛”大获全胜。期间,刘海波、高旭东、梁俊国、孙嘉阳、鲁志刚、吴永坤、胡格、孙俊枝等人全程参与,附院人以分秒必争、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书写了一曲与死神竞速、永不言败的生命赞歌。


在对这一外省病例的救治过程中,附属医院团队一心,默契配合,为挽救患者生命倾尽全力。近年来,附属医院重点打造的“响应迅速、衔接紧密、治疗精准、配合默契的生命救护体系”日臻完善,创伤中心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创伤中心作为医院七大重点建设的诊疗中心之一,主要承担因意外突发事件、公共性群体伤害事故等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人身创伤性疾病的救治任务。创伤中心实行“急诊——外科——重症”三位一体整体化管理,集中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将院前急救、远程转运、院内急诊、相关外科专业、重症医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统一调度,将远程接诊、院前急救、院内施救和危重病监护救治组成无缝衔接的救治链,以病人为中心,以呼救为触发点,以“时间就是生命”为理念,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综合救治。
第二附属医院:单日手术量达百台 全力守护患者健康
春节假期刚结束,第二附属医院就迎来了节后就诊高峰,手术量呈现明显上升态势。2月11日,医院手术量达到100台,创建院以来单日手术量的最高纪录。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凭借高效的协调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保证了在开放15间手术室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完成100台手术。

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后,就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门急诊量、住院人数迅速攀升,单日手术量屡创历史新高,大大满足了自治区骨科患者的就医需求,充分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有大幅提升。2021年医院四级手术量占全年总手术量的31%左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达56项,特别是医院搬迁后新引进的“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使得骨科手术更加精准、智能和高效。

近年来,医院的医教研成绩突出,成绩背后是长年累月的辛苦付出和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实现单日成功实施100台手术,得益于手术麻醉中心这一庞大系统的科学、高效、安全运作。从临床科室和临床医生术前的精心准备、麻醉医生的全力配合、手术室的合理排班与人员调配,到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紧急供应、后勤人员的有力保障,都充分彰显了第二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
附属人民医院:强化救治保障体系 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附属人民医院为强化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防范安全隐患,确保春节期间医院平稳有序运行,医院领导班子一行开展全院行政安全大查房,深入到门诊、住院病区、医技科室、食堂等地,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医疗安全、后勤保障等方面情况开展全面细致检查。对医院门诊、预检分诊、院感防控、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水电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和精麻药品管理等进行督导检查,并对相关工作细节进行现场强化部署,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就医环境。


为加强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疗救治工作顺利推进,切实保障群众日常就医需求,医院召开了关于推进疫情期间急危重症(肿瘤)患者的救治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讨论关于再次加强疫情期间危重症(肿瘤)患者的救治工作,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医疗救治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强首诊负责制。医院院长杨学军、副院长梁俊青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会后,医院发布了《关于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及保障肿瘤患者在夜间晚6点至次日早8点及时就医流程的通知 》,旨在以更合格的流程、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举措,全面保障、推进疫情期间急危重症(肿瘤)患者的救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与规范化。

春节前,智能消杀机器人在医院开始运行。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院作为公共场所,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机器人可代替人工执行清洗消毒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医院消杀人员与风险环境的接触,为守住疫情防控成果起到积极作用。
yl23455永利官网三所直属附属医院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构筑起坚强的健康堡垒,他们顾“大家”,护平安,为“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稿件来源:三所直属附属医院 编辑:刘莎 审核: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