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30日,由yl23455永利官网、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微生物学会、内蒙古细胞生物学会、yl23455永利官网基础医学院、yl23455永利官网护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承办的“2024年全国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论坛暨医学微生物学高级师资研修班”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深入交流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理念、方法与实践经验。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科研处处长董玉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致辞。他首先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基础医学是支撑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深化和完善基础医学的研究,才能在临床学科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他衷心希望并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本次大会中深入交流学术见解,分享知识经验,共同促进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晓奎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是微生物与人体健康领域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的难得机会和重要平台,相信通过分享和交流各位专家多年的学术前沿成果,一定能够在推进新医科建设、促进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征途中加强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积极推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的前进步伐。

内蒙古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包玉英致辞。她指出,本次会议促进了国内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提升了我国相关领域科研水平,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加强了教学经验交流与分享,为助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参会代表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交流研讨,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不懈奋斗。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徐建国院士作了题为“反向病原学”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全方位地揭示了微生物的发现过程、基因特征、性状及其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作了题为“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乳酸菌代谢组学的前沿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乳酸菌在现代科技中的多样化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郭晓奎教授作了题为“医学微生物学学科发展”的主旨报告,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从传统教学到新型教学模式,郭晓奎教授的讲授涵盖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全方位发展。

陆军军医大学饶贤才教授作了题为“病原菌发光示踪,从朦胧到光明”的报告,深入探讨了病原菌发光示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周冬生研究员作了题为“生物气溶胶防控技术装备研究”的报告,概述了生物气溶胶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程功教授作了题为“共生菌环境干预阻断蚊媒病毒传播”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共生菌在蚊媒病毒防控中的潜在作用,通过调控蚊虫体内的共生菌,显著影响蚊虫的生理和行为,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吉林大学王放教授作了题为“菌群代谢对过敏性气道炎症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菌群代谢产物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苏州大学杜鸿教授作了题为“医院环境微生物耐药与噬菌体抗性研究”的报告,强调了噬菌体治疗在对抗耐药微生物方面的潜力。

复旦大学陈力教授作了题为“罕见感染:人体微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免疫缺陷的交集?”的报告,分享了罕见感染与人体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揭示了罕见感染与人体微生物群之间的复杂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姚玉峰教授作了题为“铜绿假单胞菌急慢性感染转换机制”的报告,揭示了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感染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和免疫逃逸策略。

7月27日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结束后,28日论坛分成两个分会场进行。在第一分会场——学术交流论坛中: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梁海华教授作《细胞信号转导在病原菌-噬菌体互作及致病性中的功能探究》报告、吉林大学张文艳教授作《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思考》报告、海南医科大学朱海珍教授作《Multiple functions of interferon-stimlated gene 12a in infection immnity and tumor immunity》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任丽丽研究员作《新冠病毒感染的时序性免疫稳态重建特征》报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亚玲研究员作《抗感染纳米材料与原位分析方法研究》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齐文杰教授作《肺炎支原体耐药的发现、认识及应对策略》报告、同济大学贾鑫明教授作《A homozygous AGER mutation shapes human susceptibility》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刘宁宁教授作《真菌感染与癌症发展》报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教授作《新冠病毒的实验进化: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报告、江苏大学申红星教授作《ABL2 inhibits CVB3 replication through negative regulation of RAC》报告、首都医科大学王培刚教授作《寨卡病毒对雄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报告、yl23455永利官网顾岩教授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王洪亮教授作《Cathelicidin抗菌肽衍生物抑制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机制研究》报告、四川大学王保宁副教授作《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新发现》报告。
yl23455永利官网党委委员、副校长鲁海文在第二分会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暨高级师资培训班开幕式中致辞。他首先向到场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十版)教材主编、副主编、编委以及在场的所有专家学者和青年骨干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教学中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能够有所收获,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共同努力。

之后,在教学内容更新与解读模块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彭宜红教授以《守正创新、助力“顶天立地”一流医学人才培养——<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简介》为题进行了分享,海军军医大学任浩教授以《军医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生物国防”教学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yl23455永利官网福泉主任检验师以《从耐药监测数据看医学微生物学讲授重点》为题进行了分享。空军军医大学程林峰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畅教授分别就《汉坦病毒》和《幽门螺杆菌》进行示范性讲课。空军军医大学张芳琳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赖小敏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商庆龙教授分别以《“三性两法两融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反思》《基于CBL和教学网络平台的综合性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为题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方面的经验分享。兰州大学韩俭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庄敏教授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张俊琪副教授分别就《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用“心”做教育,以“新”促成效,建设师生共享思政品牌课程》《教育微世界,思政大课堂》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经验分享。
稿件来源: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