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时,如诗也如画
校园里繁花似锦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青草的气息
这般美好的时节
正是我们与大自然深度对话的
绝佳时机
今日“甄选书单”推出
自然生态文学书单
让我们共同在书籍中汲取能量
体悟大自然的静谧与浪漫
感受生灵万物的爱与生命力
1. 《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美国]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超于时代的自然沉思录。19 世纪,梭罗远离尘嚣,在瓦尔登湖畔自建木屋,独居两年有余。他用细腻笔触描绘了湖畔四季更迭:春日融冰,湖水潺潺,奏响生命复苏乐章;盛夏森林,浓荫蔽日,动植物各显生机;金秋落叶,缤纷似毯,满是收获静谧;寒冬雪落,湖面冰封,天地一片素净。书中不只是美景罗列,更有对简朴生活、内在精神世界的探寻。梭罗的湖畔时光提醒我们,回归自然能重寻内心宁静,思考真正所需,领悟极简生活真谛,明白人类不过是自然生态链一环,依存共生。
2. 《寂静的春天》

作者:蕾切尔?卡逊[美国]
推荐理由:该书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62年。在这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如今读来,该书恰是对当代环境问题根源的追溯。师生们从书中可知环保决策影响深远,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学会用科学知识守护绿水青山,珍视地球家园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肩负的重任。
3. 《沙乡年鉴》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
推荐理由:作者以威斯康星州沙地农场为舞台,书写土地故事。“年鉴”按月份展开,详述自然月历:三月,大雁归来,划破长空,宣告春归;七月,农场蔬果成熟,蜂蝶忙碌,尽显生命活力;十二月,白雪皑皑,动物蛰伏,土地在沉睡中积蓄力量。其间穿插生态哲思,提出“土地伦理”—— 人类是土地群落普通成员,应尊重而非主宰自然。此书引导我们转换视角,避免陷入“人类中心论”,俯身倾听土地呼吸,珍视每片湿地、草原,参与到日常点滴的自然保护行动中,如垃圾分类、绿植养护,成为大地守护者。
4.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吉米?哈利[英国]
推荐理由:故事发生在英国乡间,兽医哈利穿梭山水田园,为牛马羊等家畜治病。看似平凡日常,却因与自然相融而熠熠生辉。晨曦中赶去农场,沿途花草摇曳“打招呼”;救治难产母牛时,感受新生命降临与自然循环力量;暮色下归途,繁星伴身,疲惫尽消。书中满是温暖人性与蓬勃野性碰撞火花,让我们看到乡村生态画卷里,人与动物、植物相互依存。久居城市与校园的我们,读它仿若踏入乡间,重拾对万物生灵敬畏,知晓人类与自然互动能如此纯真美好,进而激发内心温柔爱意,主动呵护身边的自然小天地。
5. 《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让心灵得以沉静,让思绪悠然远行的散文佳作。作者刘亮程以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被大自然温柔拥抱的偏远村庄里,他和蚂蚁一起做梦,听树的声音,留心风的去向,与动物们斗勇斗智,静观万物皆自得的状态。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乡村生活的简单记录,更像是一首献给大地的长诗。每一行都浸透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每一篇文章都在用平等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让我们去感受那些日常中被忽略的美好。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藏着不凡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
6. 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推荐理由:《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这本书记录了他对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和花鸟虫鱼的深切回忆和观察。汪曾祺以独特的文学视角,给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赋予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岁月的悠然。
稿件来源:宣传部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