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位帽上的流苏从右鬓滑向左侧
当镜湖的涟漪倒映出告别的剪影
毕业的季风正穿越芍药花田
将时光酿成琥珀色的骊歌
值此初夏将阑之际
“书香yl23455永利官网—甄选书单”栏目
继续邀请多位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老师们
为大家倾情荐书
愿这些凝结着智识与温情的文字
成为你们横渡人生沧海的舟楫
在岁月的淬炼中
照见精神的原乡
01
荐书人:
薛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推荐书目:《毛泽东选集》

推荐理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给大家推荐的是《毛泽东选集》。首先,本书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钥匙。《毛泽东选集》是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及初期建设的第一手权威史料,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必读经典。其次,本书是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毛泽东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深邃的实践洞察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等核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丰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本书是哲学智慧与科学方法论的源泉。《实践论》《矛盾论》等篇章,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关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论述,具有超越具体历史阶段的普遍哲学意义。其倡导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至今仍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第四,本书是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的教科书。无论是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制定革命战略策略,还是阐述军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党的建设原则,《毛泽东选集》都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炉火纯青的领导艺术。这是一部具有永恒思想魅力和巨大实践价值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研读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汲取智慧力量,坚定前行方向。
02
荐书人:
姜玉霞,宣传部副部长,编审

推荐书目:《论中国》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 著
推荐理由:对于渴望超越教科书,深入理解现代中国及其国际地位的青年而言,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独特视角——是一部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作者亨利·基辛格博士是美国前国务卿、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家之一,是中美关系破冰的关键操盘手,曾与新中国历代领导人深度交往。这种亲身参与重大历史的决策者身份,赋予本书难以复制的权威性和洞见深度。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看待自身与世界的方式。基辛格以其西方政治家的敏锐,努力解读中国行为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尤其是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
在这个日益互联的世界里,理解塑造当今中国力量的深厚根基与战略考量,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纵深感至关重要。这本书正是打开这扇理解之门的金钥匙。
03
荐书人:
雪婧,团委书记,副研究员

推荐书目:《你看世间朗朗有光照》

作者:吴忠全
推荐理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为什么还要看纸质书、为什么还要写信、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去看这个世界,我想,散文的存在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之一。吴忠全的散文集《你看世间朗朗有光照》,光是书名就很治愈,阅读散文,就是在捡拾碎片,捡拾我们共有的时代记忆。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散文除了题材上的包容和宽广度,以及对现实的关照外,更重要的是,这本散文集,记录下了作者的人生,也映衬了作为读者的你我的人生。散文集《你看世间朗朗有光照》上市时,作者已成了人父,每天在照顾孩子和家庭的同时,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夜深人静时,面对疲惫的身体,也会想着,这就是人生注定的走向吗?还是说这已是他精挑细选的生活?可只要第二天的太阳一升起,那些属于夜晚的倦怠,就又烟消云散了。所以他给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当你感到难过时,就抬头看一看太阳。面对他爱人的产后抑郁,推掉工作带着她去旅行,也是想告诉她,艰难的总会过去,飞机总会在头顶掠过明亮的早晨。其实,书中的人生不就是捧着书的你我的人生吗?读书的作用除了增长知识外,我想,在别人的文字中相互取暖,用正能量看待这个世界,坚强而勇敢的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作为一个书写者也好,或是普通生活里的人,我们通过读散文越发能明白这人间来一趟的幸运,也能理解各种境况下的疲惫、绝望和无奈。希望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朗朗光照”,微笑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挑战。
04
荐书人:
王君,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推荐书目:《“微”故事——微生物的前世今生》

作者:虞方伯、王李宝、李洋等 编著
推荐理由:我为大家推荐的《“微”故事——微生物的前世今生》一书,于2019年3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将67个与微生物相关的故事,按领域、类别巧妙归入七大板块。在“吾名微生物”板块,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为读者展现微生物超乎想象的数量、顽强的生命力、千奇百怪的形态等基础知识,助力读者从“微生物小白”逐步进阶。“微生物学大咖”篇章介绍了巴斯德、科赫等国际知名微生物学家,以及樊庆笙、汤飞凡等中国杰出学者,他们的科研成果与探索精神令人敬仰。从饮食角度出发的“饮食中的门道”板块,提及有“中国奶酪”之称的豆腐乳、软黄金冬虫夏草,还有酿酒制曲等,让读者认识到微生物在美食制作中的关键作用,改变对微生物的片面认知。“恐怖的微生物”则列举了SARS、破伤风、禽流感、艾滋病等,警示人们微生物带来的危害,学会敬畏自然。后面“微生物与农业”“微生物与环境”板块,又展现了微生物在农业生产(如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高效杀虫剂)、环境保护中的积极贡献。最后的“脑洞大开”,讲述微生物在文物修复、生物冶金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探索,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风趣,是微生物科普佳作。
05
荐书人:
申鸰,我校体育教学部教授(已退休),现任内蒙古滑冰协会会长,国际滑联短道速滑ISU编排记录长,中国滑冰协会全国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委员

推荐书目:《2024每日好词好句》

作者:作家榜 编
推荐理由:在信息爆炸却常感词穷的时代,精准、优美、富有生命力的表达愈发珍贵。《2024每日好词好句》正是这样一本为你日常语言“充电”的宝库,诚挚推荐给每一位渴望提升表达力的朋友。书中所选内容不仅涵盖经典名句、成语典故,更敏锐捕捉时代脉动,融入近年来的新风尚、新语汇,让我们的表达既底蕴深厚又鲜活时尚。其秉持“日拱一卒”的理念,每天只需片刻沉浸,细品一词一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词汇库,提升语感,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法则。它摒弃枯燥灌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助我们摆脱语言贫瘠,告别陈词滥调,让谈吐与文字逐渐变得生动、精准、有感染力。
06
荐书人:
赵岩,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推荐书目:《新药的故事》

推荐理由:药物发现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怎样成为杀灭细菌的武器?南美部落狩猎的毒箭,如何为现代急救做出贡献?做首饰的铂金,竟成为了癌细胞的克星?从清除异物感染的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癌药,到对抗人体自身代谢异常的降糖药、降脂药,本书的作者梁贵柏博士以自己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生动的笔触,给我们讲述了新药研究与发现背后的故事。
本书清晰展现了从最初的想法,到实验室的分子设计和临床前研究,再到充满挑战的临床试验,最后上市惠及患者这一科学的完整的“新药研发全景图”。同时,书里还有做科学的人,传递着人的温度。你能读到药物研究者面对未知时的好奇心、遭遇挫折时的坚持、取得突破时的成就感,也能读到制药企业讲道义、讲责任的使命感。读完这本书,你获得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启示,还会看到药物怎样实实在在地改变人类命运,看到药物研究这个充满挑战也无比激动人心的行业深处,进而更加坚定地走在医药这条路上。
07
荐书人:
刘派,中医学院讲师,主治医师

推荐书目:《群书治要》
推荐理由: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实魏征不仅是一名政治家,还是一名大学者,给“贞观之治”留下了理论思想基础,就是这本《群书治要》。太宗即位之初,面对着一个新生的国家,如何治理国家是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于是他与群臣讨论治国方略,“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唐太宗虚心求教的态度,使群臣百姓纷纷出谋献策,兼听博学,于是他派遣魏徵、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大臣,把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的精髓都概括出来,写成这本《群书治要》,寓意学者要“本求治要”。这本书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题为“古镜今鉴”,可以说是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入门书。
稿件来源 :宣传部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