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学校在金山校区国际交流中心多功能厅举行2025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师建平,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团委、招生就业处、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部长李鑫主持。

培训教师代表、西安工业大学许格宁老师发言。她以扎根一线的实践智慧和前沿创新的理论洞见,揭示了思政研究的深层逻辑,为参训辅导员破除研究迷雾、点亮创新思维。
学员代表、内蒙古临床医学院辅导员任莉老师发言。希望全体参训辅导员在研修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切磋中凝聚行动共识,互帮互助、互鉴共进。 师建平副校长讲话。他结合新时代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新要求,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立足时代使命,深刻认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性。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推动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二是要聚焦育人本职,准确把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核心内涵。辅导员履职能力是扎根育人实践、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工作创新的系统性素养,其本质是“用科学方法解决育人问题,以学术思维提升育人效能”。三是要锤炼行动自觉,系统构建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实践路径。科研能力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辅导员以“主动者”姿态,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将理念落地为方法,在持续实践中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思政工作者。希望全体辅导员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立足育人使命,深耕思政沃土,实现工作与科研互融互促,产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育人成果。 本次培训为期8天,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邀请了西安工业大学许格宁、北方民族大学李萍、西安财经大学石昕、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王丽英老师为我校辅导员队伍进行专题培训,围绕“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案例,系统讲解思政类项目申报及项目书撰写技巧,通过集中授课、分组研讨与“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辅导员科研素养提升与专业成长全面赋能。

图文来源:宣传部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