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改革发展,开启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借助陕蒙、京津冀蒙、东北三省一区等区域合作优势,积极与国内兄弟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着力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培养具备扎实医学知识、精湛临床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学校虚拟教研室平台,组织开展“智汇共享,同创新篇”虚拟教研室校际联合交流研讨系列活动。
学校各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积极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为我校临床教师联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搭建桥梁,建立更加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汇聚各校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共享优质的临床教学资源,力求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实现新突破。
本期主题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期嘉宾

吴兆彤,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天津大学)理事。主持的实践课程“兴学之路——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实践”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研究,获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两项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活动内容
2025年6月16日,皮肤性病学虚拟教研室特别邀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兆彤副教授担任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主讲嘉宾。活动由皮肤性病学虚拟教研室主任韩建文主持,各副主任单位、成员单位骨干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学习。
吴兆彤副教授立足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题,针对临床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融什么”“如何融”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对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方面的研究思路与实践经验。通过研讨与交流,结合内蒙古地区医学教育现状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深度挖掘临床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的亮点和潜力。

通过本期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皮肤性病学虚拟教研室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思政核心内涵与融入方法,明确了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提升了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借助虚拟教研室优势,各临床医学院教师跨学院、跨地域深度交流协作,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稿件来源:教务处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