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我校主办,《前言》《北疆文化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六届中国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新时代内蒙古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阿拉腾奥其尔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处处长张玲玲,我校党委副书记高志祥及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共襄学术盛会。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副书记高志祥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凝心聚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有力举措,也是奋力推动内蒙古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在致辞中指出,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稳定中意义非凡。希望与会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内蒙古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阿拉腾奥其尔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聚集了全国边疆学研究的青年才俊,成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希望中国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能够成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由我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朝鲁主持。
主旨报告阶段,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纪,新疆社会科学院潘志平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周建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吴金光教授,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蕊教授,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方盛举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我校特聘教授吴楚克等7位知名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点思考”“中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中亚民族主义走向”“地缘政治与族缘政治:边疆学研究的双重理论选择”等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主旨报告环节由《内蒙古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崔荣教授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彦教授主持。









分论坛和青年沙龙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就“中国历史与边疆”“内蒙古历史与北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医学教育融合发展”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传承中国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加强业内专家学者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对话、交流、协作,促进内蒙古强边、安边、固边、富边、睦边一体化推进搭建了坚实平台、凝聚了智慧力量。未来,论坛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推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具体举措,为建设更加稳固、繁荣、和谐的边疆贡献力量。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