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拂过巷口时
吹散了夏日的灼热
蝉鸣藏进枝叶间
声音也变得轻缓悠长
云絮漫卷着往天边飘
夕阳把影子拉得更长
暑气终于松开了攥紧的衣角
秋的清爽正悄悄登场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公历每年8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之始。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天气已过或是接近尾声。
节气习俗
● 吃鸭子 ●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能补阴益血、清热健脾。

● 放河灯 ●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身边亲朋的祝福。

● 开渔节 ●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节气养生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暑去秋来皆是序
愿你在这渐凉的时光里
既有对过往的圆满收尾
也有对新季的温柔期许
往后的日子
不必追赶盛夏的匆忙
只管跟着秋风的脚步
慢慢遇见这个季节的惊喜
稿件来源:中国气象局、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白洁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