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北疆医魂·人物志·校友| 以法为刃护正义,以忠为魂守初心 ——一名基层法医的成长与担当-yl23455永利官网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北疆医魂·人物志·校友| 以法为刃护正义,以忠为魂守初心 ——一名基层法医的成长与担当

作者: | 发布时间:2025-10-12 11:12 | 浏览次数:

编者按

风起敕勒,千里苍茫

立足北疆,耕耘实干

何谓北疆医魂?

是马蹄踏雪时未曾迟到的诺言

是实验室里与布鲁氏菌鏖战的千万次死磕

更是刻进基因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诺言

在这里,医学不是冰冷的术语

而是56个民族共同捧起的、带有体温的答案

这里的故事是“扎根”的注脚——当北上广的霓虹在简历上闪烁,有人把青春押进基层牧区卫生院的药斗格,他们的皱纹里积着草原的沙尘,掌纹中刻着手术刀的锋芒,而心跳始终与“健康中国”的脉搏同频。在yl23455永利官网近七十载的办学历史中,涌现了无数以仁心仁术丈量生命维度的“医魂”人物。为充分彰显建校以来yl23455永利官网人在教育、医疗和科研工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学校党委宣传部在官网、官微、校报特开设“北疆医魂?人物志”栏目,并设“医者”“师者”“学子星光”“校友远方”等专题,这里既有解剖学先驱在煤油灯下绘制的第一幅人体图谱,也有青年教师在智慧教室中点亮的创新火种;既有医院专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声音,也有基层校友在乡镇苏木卫生室写下的坚守日记。我们将以人物为经,以精神为纬,编织起北疆高等医学教育的精神图谱。

本栏目不载丰碑,只镌脚印——他们以身为烛,照亮的是“健康北疆”的版图;他们掌心交叠的温度,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火种。请随我们走进这些未被镀金的故事:在生命最脆弱的褶皱里,在祖国北疆的风沙中,看yl23455永利官网人如何以仁心为甲,在苍茫大地上写下“大医精诚”的史诗。

作为yl23455永利官网的一名毕业生,从2011年踏入校园钻研法医学知识,到2017年穿上警服成为基层法医,再到如今在岗位上的八年坚守,池发鸿始终记得母校教给他的第一课——“法医的职责,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多年来,池发鸿在基层刑侦一线与尸体对话、与证据打交道,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母校的培育,每一次坚守都源于在校期间埋下的“专业”与“担当”的种子。

一、从校园到警营:把专业根基扎进基层土壤

2011年8月,池发鸿带着对法医学的好奇与敬畏,来到yl23455永利官网。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五年的校园时光,会成为他日后职业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课堂上,老师们不仅把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的知识点讲得透彻,更会结合真实案例告诉学生:“法医手中的镊子、显微镜,不仅是工具,更是还原真相的钥匙。哪怕是一根头发、一滴血迹,都可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为了吃透专业知识,池发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会把课堂笔记重新梳理成知识框架,课上则反复练习专业核心操作,直到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

除了专业学习,母校更教会池发鸿“医者仁心”与“团队协作”。记得有一次,同班同学在准备法医病理实验报告时,对着复杂的组织切片无从下手,池发鸿主动留下来和同学一起查文献、对照教材,逐页分析切片中的细胞形态,直到理清思路。在班级活动中,他也总愿意多承担一些琐碎的工作:整理实验器材、协助老师安排校外见习、组织同学开展案例讨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他明白,法医工作不是“单打独斗”,无论是校园里的团队作业,还是未来岗位上的现场勘查,都需要协作与担当。毕业时,当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池发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在母校学到的知识,用到守护公平正义的实践中去。

2017年8月,池发鸿如愿加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为一名基层法医。初入警营,现实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严峻。基层法医没有固定作息,白天要跑现场勘查,晚上可能还要熬夜整理物证;遇到偏远山村的案件,要背着几十斤重的勘查箱徒步几小时;面对高度腐烂的尸体、刺鼻的异味,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辖区偏远山村发生一起意外死亡案件,池发鸿和同事冒着暴雨徒步两小时才抵达现场,脚下的山路泥泞湿滑,手电筒的光在雨雾中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他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提取尸体周围的物证,雨水顺着帽檐流进衣领,浑身湿透却不敢分心。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影响案件定性。回到单位后,他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但当看到自己提取的物证为案件“意外死亡”的结论提供了关键依据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成就感。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池发鸿把在学校的“钻研劲儿”带到了岗位上。每次出现场后,他都会把勘查记录、物证信息分类整理成“工作台账”,方便后续查阅;遇到复杂案件,就主动向老法医请教,把他们的经验技巧记在笔记本上反复琢磨;市局组织法医技术培训时,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生怕错过任何学习机会。就这样,从最初跟着前辈打下手,到后来能独立负责重大案件的法医工作,他用了三年时间成长为队里的业务骨干。领导常说:“交给池发鸿的活儿,我们放心。”可他们不知道,这份“放心”的背后,是学校五年培育埋下的专业种子,在基层土壤里慢慢生根发芽。

二、在岗位坚守:让每一份证据都“说话”

法医工作的本质,在于以科学手段还原案件真相。从警八年来,大学时的带教老师说过的话,池发鸿始终铭记在心,“法医的鉴定报告,每一个字都要经得起推敲,因为它关系着案件走向,关系着受害者的公道。”正是带着这份敬畏,池发鸿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份物证,都像对待校园里的实验样本一样,细致再细致、严谨再严谨。

2020年3月25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值班室的宁静——辖区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两名受害者倒在血泊中。接到指令后,池发鸿抓起勘查箱就往现场赶。推开房门的那一刻,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地上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暗褐色,家具被翻得乱七八糟,现场混乱不堪。池发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戴上手套、口罩,拿出勘查工具开始工作。第一步要做的,是为死者清理面部血迹——只有露出清晰的面部特征,才能进行人像比对,帮助确认身份。池发鸿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一点点擦拭死者脸上的血迹,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品,生怕破坏任何潜在的痕迹。随后,他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检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沙发缝隙里的纤维、墙角的喷溅血迹、门窗把手上的指纹......每发现一处可疑线索,就立即提取并且用物证袋小心封存,做好标记。

那天夜里,池发鸿和同事们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终于提取到关键物证——一枚带血的匕首。后来,正是凭借这份物证,案件在24小时内成功告破,当看到嫌疑人被抓获的那一刻,池发鸿更加明白:法医的坚守,就是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最后一道防线”。

八年来,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池发鸿的日常。他累计参与现场勘查800余起,整理并送检各类物证6000余份,采集并送检嫌疑人血样12000余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与“死亡”对话的经历。

2021年,公安部部署“团圆”行动,帮助失踪儿童家庭重聚。池发鸿主动请缨加入县局专班,负责信息录入、比对核查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对着电脑筛查线索,把每一条失踪儿童信息与数据库里的数据反复比对,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希望。9月的一天,系统突然发出一条比中预警:长汀县河田镇丘某夫妇的DNA信息与甘肃省公安厅录入的一名女性高度匹配。但仔细一看,池发鸿发现甘肃那边的信息只有血样编号,没有姓名、联系方式,血样还是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组织寄送的。为了不让这条线索断掉,他一边联系甘肃警方请求协助核查,一边向大队领导汇报,协助办案人员分析研判。经过三天的多方沟通,终于确认了该女性的身份。

为了确保比对结果准确,池发鸿和同事亲自采集血样,当天就送到市局DNA实验室。隔天,比对结果出来了:该女性就是丘某夫妇失踪26年的女儿!中秋节那天,池发鸿和同事们特意组织了认亲仪式。当看到丘某夫妇抱着女儿泣不成声,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时,池发鸿眼眶也湿润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不仅是一名法医,更是连接亲情的“桥梁”。这份工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技术本身,多了一份温暖与责任。

三、危急时刻:用血肉之躯践行警察誓言

2018年12月25日,是这池发鸿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带着待检物证,准备将之送到市局DNA实验室。由于物证必须当天送到,因此不能有丝毫延误。抵达龙岩市后,他转乘公交车前往市局,心里还盘算着送完物证后,下午赶回去处理另一起案件的伤情鉴定报告。

可就在公交车中途停靠站点时,意外发生了。一名男子上车后,从大衣里掏出一把尖刀,猛然架在一名女乘客脖子上,意图割颈行凶。车厢里瞬间陷入慌乱,乘客们尖叫着往后退,有的老人和孩子吓得哭了起来。池发鸿坐在车厢最后一排,看着如此危急的情况,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他伤害人!

他悄悄起身,慢慢向歹徒靠近,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兄弟,有什么事咱们好好说,别伤害人。”歹徒回头瞪着池发鸿,恶狠狠地说:“少管闲事!不然我连你一起捅!”池发鸿没有退缩,趁歹徒分神的瞬间,猛地冲上去,双手紧紧抓住歹徒持刀的手臂,用力往旁边拽。歹徒疯狂地挣扎起来,刀在混乱中划破了池发鸿的额头,鲜血一下子流了下来,但他不敢松手——他知道,只要一松手,歹徒就可能伤害到乘客。

就在这时,歹徒突然用力将刀向池发鸿的腹部捅了过来,池发鸿只觉一阵剧痛,感觉身体瞬间没了力气。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紧紧抓住歹徒的手,并用最后一丝力气喊着:“大家快下车!快报警!”乘客们趁机纷纷下车,当乘客们下车后,池发鸿也倒在血泊中。

当被抬上救护车时,池发鸿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但脑子里反复想着一件事:放在座位上的物证箱还在公交车上,里面的检材不能丢!到医院后,池发鸿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两天两夜。醒来后,他用微弱的声音向病床前的同事问道:“公交车上的检材......找回来了吗?一定要送到市局......不能耽误案子。”同事红着眼眶说:“发鸿,你放心,检材已经送过去了,案子没耽误,你好好养伤。”听到这句话,池发鸿才松了口气。

那次受伤让池发鸿缝了20多针,额头和腹部都留下了疤痕。有人说池发鸿是英雄,可他却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从穿上警服的那天起,‘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这十六个字就刻在了心里;而这份“敢担当”的勇气,早在母校求学时就已埋下。老师们常说,法医不仅要有专业能力,更要有职业担当,无论是面对复杂的案件,还是危险的处境,都要守住初心。”

四、感恩母校:那些年教会“我”的“专业”与“担当”

如今,池发鸿先后获得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及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等荣誉称号。但他始终觉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母校对他的培育。每当想起在学校的日子,老师们的教诲、同学们的帮助,都像一束束光,照亮他前行的路。

池发鸿说,母校教会他的第一份财富,是“严谨”。“在实验课上,老师对我们要求极其严格——提取物证时手法稍有偏差,就要重新练习;鉴定报告里有一个数据不准确,就要重新核查。当时觉得很辛苦,可现在才明白,正是这份严格,让我在工作中养成了‘零差错’的习惯。记得有一次,我在整理一份勘查报告时,发现其中一个数据与现场勘查记录有细微偏差,虽然差别很小,但我还是重新查阅了勘查记录,与同事重新核对,直到确认数据准确无误才提交报告。这份‘较真’,正是母校教给我的职业素养。”

母校教会他的第二份财富,是“担当”。“在学校时,我们曾去社区宣传普法知识,为居民讲解如何保护现场、留存证据;在大五实习中,我们跟着老师去基层学习,近距离接触公安工作,看到基层民警为了守护平安付出的努力。这些经历让我提前了解了基层岗位的辛苦,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毕业后投身公安事业的决心。如果没有学校提供的这些实践机会,我可能很难快速适应警营生活,更不会有今天的成长。”

池发鸿说,自己身上不仅承载着个人的理想,更承载着母校的培养与期望。这些年,他始终以母校的校训为指引,在法医岗位上坚守初心,用专业知识还原真相,用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这正是对母校培育最好的回报。

从yl23455永利官网的校园,到基层刑侦一线的法医岗位,改变的是身份和环境,不变的是对专业的敬畏、对职业的忠诚。未来的路还很长,池鸿发说,他将继续带着母校所赋予的财富,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母校的红土忠诚卫士。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颗璀璨的医学星辰,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无论您是在校师生、毕业校友,还是关心医学发展的社会人士,都请与我们一同翻开这部“行走的校史”。如果您身边有值得书写的医学人物故事,欢迎通过投稿提供线索,让我们共同续写“北疆医魂”的新篇章!

?版权归yl23455永利官网党委宣传部所有,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获取授权。

稿件来源:2011级法医专业校友池发鸿自述,宣传部赵鑫整理报道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

邮编:010110

版权所有:yl23455永利官网        蒙ICP备1700084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