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科技创新团队(四)|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创新团队-yl23455永利官网

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技创新团队(四)|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创新团队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7-19 21:37 | 浏览次数:

【编者按】“十四五”以来,yl23455永利官网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大幅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加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官媒特推出“科技创新团队”专栏,持续宣传报道我校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展示科技创新团队成果,促进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团队介绍

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创新团队依托学校附属医院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由多名研究员或副研究员、省级人才为研究骨干组成的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研究队伍,是自治区内从事消化道肿瘤研究机制的主要学术团队之一。团队聚焦于消化道肿瘤类器官研究、中蒙药药物机制研究和医学生物材料应用转化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特色鲜明的系统性研究。团队率先在自治区内引进并建设了消化道肿瘤类器官研究平台,利用平台着手打造了结直肠癌类器官样本库及药筛平台,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手段,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极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在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团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水凝胶材料,并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抗病和治疗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体现出了较高的应用潜能;团队还致力于中蒙药药物机制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手段,探讨蒙药巴特日-7在恶性肿瘤炎癌转化过程中的治疗机制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指导。在大力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团队十分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研究助推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近两年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团队共有研究人员13人,全部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学历,平均年龄35岁。其中,骨干研究人员6名,包括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3名。

科研成果

近年来,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项目及校级项目10余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

目前,团队已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达成了深度合作,宋伟研究员作为团队的指导专家,负责类器官平台的建设完善、以及课题设计指导。同时,团队与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均开展不同程度的科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的同时,促进了团队的多学科融合。

团队成员简介

苏丽娅,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yl23455永利官网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遗传学会理事,包头医学院学报编委,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research编委,Cancer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特邀审稿人。

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抗肿瘤药物筛选方面的研究工作。个人主持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获批自治区教育厅科技领军人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已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主编著作1部,荣获学校2021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宋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生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肿瘤免疫治疗学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外聘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雄性生殖及相关重大疾病(不育与肿瘤)的分子机理与转化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作为课题骨干先后参加国家973或重点研发项目课题7项、 医科院协同创新项目2项。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新星”称号和“青年创新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7项)。目前在Genome Research、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BC、BOR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杨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担任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包头医学院学报》、《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大医生》编委。

从事肿瘤微环境、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筛查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ncogene、Molecular Cancer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副主编著作1部,参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入选自治区“第七批草原英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李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开发和转化、生物软材料与肿瘤学的交叉研究,围绕基于蛋白/多肽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材料的制备科学基础与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项目。SCI收录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第一发明人受理2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3项国家发明专利。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第一层次。2021年评为yl23455永利官网科研先进工作者。2023年获yl23455永利官网创新人才称号。

刘刚,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主要围绕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组学开发及临床应用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一层次)。SC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

魏颖,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蒙药复方及蒙医药特色植物药治疗地区重大疾病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l23455永利官网科技百万工程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及厅局级课题。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授权专利1项。编写教材《药学临床应用与管理》。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蒙药),内蒙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中国药理学通报》、《包头医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稿件来源:附属医院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

邮编:010110

版权所有:yl23455永利官网        蒙ICP备17000846号-2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