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四五”以来,yl23455永利官网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大幅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产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官媒特推出“科技创新团队”专栏,持续宣传报道我校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展示科技创新团队成果,促进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团队简介
当前,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新药研发研究团队于2022年在学校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实验室组建。团队在祖国医学整体观的指导下,注重人体外环境、机体内环境、局部微环境的有机统一,强调阴阳平衡、整体调节,寻求从根本上铲除肿瘤赖以发生发展的土壤,并结合现代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综合使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对祖国医学经典理论的深刻内涵予以科学阐释、对其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提高,构建肿瘤治疗的新理论、开发新方法、研制新药物,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主要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新疗法研究
(2)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新药研究
(3)新型智能药物载体研究
科研成果
团队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授权专利40余项。与多家高水平科研、诊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
团队成员介绍

王振飞,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各1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培育基金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先锋岗”“ 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创优创业标兵”“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获得“旭日干院士奖一等奖”“yl23455永利官网优秀科技工作者”“yl23455永利官网优秀研究生导师”“yl23455永利官网卓越人才奖”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抗肿瘤。
团队骨干简介

董秋梅,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校中医学院原院长,现任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风湿病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世中联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分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病分会常委。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2项及内蒙古自然基金,科技应用等项目10余项。近年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0余篇,完成论著3部,教材5部。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届中国民族医药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内蒙古教育厅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第八批 “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内蒙古教育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主要研究方向:中(蒙)医防治重大慢性疾病。

麻春杰,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伤寒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入选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学校伤寒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老蒙医中医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励6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励1项,校级3项。出版著作和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蒙)医防治心脑/脾胃病。

杨昊,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校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主任、医务部主任、放射物理与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工结合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名医,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持科研项目2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自治区级项目,参与科研项目12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6篇,包括SCI论文24篇,主编放疗专著3部,获批国家专利4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基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研究。

张锐,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内蒙古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分会委员。近年来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学校科技百万联合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院内基金项目等项目各1项,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中文核心收录2篇。参与编写著作收录1部。主要研究领域: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基础研究、中医药辅助肿瘤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董欣敏,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厅级、省部级课题18项。其中,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卫健委课题1项、学校科技百万工程联合项目1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级6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核心收录10余篇。参编著作3部,以第三发明人身份授权发明专利92件,以第二发明人身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主要研究领域:中药与恶性肿瘤微环境研究、MicRNA与结直肠癌相关性机制研究、恶性肿瘤预防、早期筛查机制探索分析、重金属污染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

侯坤,副主任药师。担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委会常委,内蒙古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常委。从事中药抗肿瘤药理学基础研究和抗肿瘤药物临床药学研究。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校级项目2项,院级项目2项以及横向项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中药抗肿瘤药理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综合评价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研究。

张慕垚,主治医师。呼和浩特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发表国际英文期刊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省部级期刊论文2篇,参与发表论文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院内课题及人才培养计划2项。参与获批专利4项。主要研究领域: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武颍彩,研究实习员。主持校级项目2项、院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1项。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与获批发明专利3项。主要研究领域:肿瘤表观遗传学、抗肿瘤新药研发。

王亚奇,研究实习员,主持1项首府地区公立医院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科技项目、主持1项自治区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多篇,SCI论文收录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主要研究领域:肿瘤分子诊断:依据肿瘤代谢重编程特性,探究肿瘤早期及预后标志物;肿瘤能量代谢:探究肿瘤代谢改变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应营养辅助疗法。
稿件来源: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实验室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