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关于夏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古人认为“麋”属阴“鹿”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感阴气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在乡村的夏季,不管哪个时代的人,见到最多的便是蝉了。蝉是大自然中最具灵性的生物,是专为歌唱夏天而来,蝉生于盛阳,感阴而鸣。夏蝉又叫“知了”。雄性的知了也感觉到阴气渐渐要滋生了,就开始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药草,因为在夏日之半生长而得半夏之名。炎热的仲夏里,地下的阴气渐渐开始滋生,喜阴的植物开始萌发。


夏至习俗
01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02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03夏至南北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亲爱的IMMU学子
“夏至炽阳照学宫,笔耕不辍映书红”
夏至已至,阳气鼎盛,
如同同学们备战期末考试的热情
但暑热与湿气交织
容易让人感到困倦
食欲不振、身体沉重
此时若不注意调养
暑湿之邪便可能趁虚而入
“时节依气温更迭,养生顺四季调息”
大家在备考期末时
也要注意
清淡饮食、午间小憩
防暑防晒、规律作息
稿件来源:百度百科、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白佳欣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