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中心郭世炳教授、王紫横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3D打印异型钛笼重建股骨远端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修复手术。这次手术是第二附属医院首次成功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肿瘤术后大段股骨远端肿瘤刮除缺损的重建,不仅为患者提供了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标志着第二附属医院在3D打印数字骨科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D打印异型钛笼的显著优势:一是形态高度匹配,基于患者CT数据一对一设计,完美契合骨缺损区,获得极佳的稳定性;二是力学性能适配,其弹性模量与骨组织相近,可大幅减少“应力遮挡”效应,保护周围骨骼;三是促进骨整合,假体设计为笼状多孔结构,利于植骨,实现生物性融合;四是改善临床转归,康复期缩短,关节活动度恢复更快;五是可避免二次取内固定物手术创伤;六是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



科技查新报告
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所施行的“股骨远端3D打印异型钛笼植入修复骨缺损”在国内尚属首例。应用3D打印定制异形钛笼内植物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需要随访病例观察结果的证实,也需要相关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作为佐证,仍需深入系统地探索与研究。
从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到帮助其重获健康,这一突破为更多受脊柱、骨盆、四肢疾病及肿瘤、创伤、坏死等问题困扰的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未来,学校各附属医院将持续深耕医疗技术创新,推动3D打印技术、材料科学等前沿技术与临床诊疗的深度融合,以更精湛的医术、更精准的服务守护人民健康,为“健康内蒙古”“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稿件来源: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刘莎 复审:赛音德力格尔、姜玉霞 终审:安志新